跨运车作为物流场景中的重型搬运设备,其稳定运行离不开科学规范的维护。掌握这些实用技巧,能有效降低故障概率,延长设备寿命,确保作业安全。
每日作业前需进行 “三查”:检查轮胎气压与磨损情况,重点关注胎纹深度和是否有鼓包、裂纹,防爆轮胎需保持标准气压 ±5% 的范围;检查液压系统管路连接处是否渗漏,观察液压油位与油质,若发现油液浑浊或乳化需及时更换;检查制动系统,测试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的灵敏度,确保刹车片厚度符合安全标准。同时,清理摄像头、雷达等传感器表面的灰尘油污,保证智能系统正常工作。
液压系统需定期更换滤芯和液压油,一般每 2000 小时更换一次,换油时需彻底清洁油箱,避免杂质污染;吊臂结构要每月检查连接螺栓的紧固性,涂抹防锈润滑脂,重点关注焊缝有无裂纹;转向系统应每季度检测转向机间隙,及时调整拉杆松紧度,确保转向灵活无卡顿。对于电动跨运车,需每日检查电池组连接线是否松动,每周校准电池管理系统(BMS),避免过充过放。
建立 “预防性维护” 机制,根据设备运行时长制定保养周期:每 500 小时检查变速箱油液,每 1000 小时更换发动机空气滤芯,每 3000 小时进行全车轴承润滑。雨季前需对电气系统进行防水处理,密封插头接口并涂抹防水胶;冬季低温环境下,启动前需预热发动机至正常水温,液压油需更换低粘度型号。发现异响、振动异常等小问题时立即停机检查,避免小故障扩大为大维修。
操作人员需避免急起急停、超载吊装等违规操作,起步时应缓慢加速,避免液压系统冲击;堆垛作业时保持吊臂垂直起降,减少结构件疲劳损伤;长时间停放时需将吊臂收回原位,支腿落地,切断主电源,避免蓄电池亏电。定期对操作人员开展维护培训,使其能识别基础故障信号,形成 “操作 - 检查 - 反馈” 的闭环管理。
通过以上技巧的落实,既能提升跨运车的运行可靠性,降低维护成本,更能从根本上保障作业安全,让设备始终保持最佳工作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