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马牌机电:集装箱跨运车——提高港口物流搬运效率的关键

在港口物流体系中,集装箱搬运是连接“船舶-堆场-陆路运输”的核心环节,其效率直接决定港口整体吞吐能力。过去,港口依赖龙门吊卸箱、拖车转运、叉车堆垛的“多设备接力”模式,常因衔接耗时、空间受限导致效率瓶颈。而集装箱跨运车凭借“一体化作业”“高密度堆存”“灵活调度”的核心优势,成为破解港口搬运痛点、提升物流效率的关键装备,为现代港口高效运转注入核心动力。

image.png 

集装箱跨运车的首要价值,在于打破“多设备接力”的效率壁垒,实现全流程一体化搬运。传统模式下,集装箱从船上卸至码头后,需经龙门吊吊装到拖车上,转运至堆场后再由叉车二次堆垛,单箱处理需经过3-4个环节,全程耗时超10分钟,且各设备衔接时易因调度偏差产生等待。而跨运车自带门型车架与液压吊具,可直接跨骑集装箱完成“卸船接箱-场内转运-堆垛存放”全流程操作,无需其他设备辅助。以长三角某港口为例,引入跨运车后,单箱处理时间压缩至4-5分钟,日均集装箱吞吐量从1200箱提升至2000箱,搬运效率提升超60%;同时,因减少设备衔接环节,货物破损率从0.3%降至0.05%,既提速又保安全。

 image.png 

在空间利用维度,跨运车通过高密度堆存能力,为港口释放更多作业空间,间接提升整体物流效率。港口堆场面积有限,传统叉车堆垛高度多为2-3层,1万平方米场地仅能存放800-1000箱集装箱,高峰期常因堆存不足导致货物积压。而跨运车依托稳定的门架结构与精准的液压升降系统,可将集装箱堆垛至4-5层,且最小转弯半径仅5-6米,能在6米宽通道内灵活掉头,大幅减少场地浪费。华南某深水港曾因堆场饱和,导致船舶靠港后需等待2-3小时才能卸箱;引入跨运车后,相同面积堆场的集装箱存储量提升至1800-2000箱,堆存能力翻倍,船舶滞港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,港口泊位周转率提升40%,从“堵点”变成“畅通点”。

image.png 

灵活调度能力,进一步强化了跨运车在港口物流中的关键作用。港口作业场景复杂,需应对“船舶集中到港”“不同箱型转运”“紧急陆路接驳”等突发需求。传统搬运设备中,龙门吊受轨道限制无法移动,拖车依赖道路畅通,调度灵活性不足。而跨运车采用橡胶轮胎驱动,无需预设轨道,可在码头前沿、堆场、陆路接驳区自由穿梭,且能通过调整吊具宽度,适配20英尺、40英尺等不同规格集装箱。在港口“船期密集”高峰期,跨运车可快速在多个泊位间调配,单日调度次数达20-30次,比传统设备多承担50%的搬运任务;面对“集装箱紧急装货”需求时,跨运车可直接从堆场将集装箱转运至货车旁,实现“堆场-货车”无缝衔接,省去拖车中转环节,单次接驳时间缩短30%。

image.png 

如今,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融入,跨运车的效率优势进一步升级——搭载5G远程操控系统后,操作员可在中控室实时监控作业状态,避免恶劣天气影响;配备智能定位系统后,跨运车可自动规划最优搬运路径,减少无效行驶。从打破流程壁垒到优化空间利用,从灵活调度到智能升级,集装箱跨运车以“高效、省空间、易调度”的特性,成为港口物流搬运效率提升的核心支撑,推动现代港口向“更快速、更智能、更高产”的方向发展。

暂无
  • 账号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