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马牌机电:选跨运车还是轮胎吊?这篇文章帮你选!

在集装箱搬运设备选型中,跨运车与轮胎吊常被拿来比较。两者虽都能实现集装箱起重、堆存,但适用场景与核心优势差异显著,选错设备会导致效率低、成本高。只需从作业场景、堆存需求、转场效率、成本投入四个维度对比,就能找到最适配的设备。


image.png 

1. 看作业场景:“跨堆转运” 选跨运车,“定点堆存” 选轮胎吊

跨运车的核心优势是 “跨骑式作业”,门型车架能横跨 2-3 个集装箱,适合 “卸车 - 转运 - 堆垛” 连贯作业。比如物流园里,集卡卸箱后,跨运车可直接跨骑集卡抓取集装箱,再转运到 50-200 米外的堆区堆存,全程无需其他设备接力,单台设备就能完成多环节作业,尤其适配 “多区域分散作业” 场景。某内陆物流园数据显示,跨运车在 “卸车 + 跨区转运” 场景中,效率比轮胎吊高 40%。

轮胎吊则擅长 “定点高密度堆存”,通过旋转吊臂实现 360° 作业,适合固定堆区的集中堆存。比如港口的专用集装箱堆区,轮胎吊固定在一片区域,接收拖车送来的集装箱后,直接堆垛在周边区域,无需频繁移动设备,适配 “单区域高频堆存” 场景。上海港某堆区用轮胎吊堆存,单平方米场地利用率比跨运车高 25%。


image.png 

2. 看堆存需求:“中低层灵活堆” 选跨运车,“高层密集堆” 选轮胎吊

跨运车堆垛高度通常为 3-4 层,优势在于堆垛调整灵活 —— 可根据集装箱类型(重箱 / 空箱)动态调整堆位,比如重箱放底层方便快速出库,空箱放高层节省空间,且能利用场地边角等 “非标区域” 堆存。适合每日堆存频次不高、需要灵活调整堆位的场景,比如中小型物流园、临时堆场。

轮胎吊堆垛高度可达 5-6 层,凭借可旋转吊臂和精准对位系统,能实现 “高密度整齐堆存”,同一区域堆存数量比跨运车多 30%-50%。适合堆存需求大、追求场地利用率的场景,比如港口主堆区、大型中转枢纽。但轮胎吊堆位调整较复杂,若需频繁更换堆存区域,效率会明显下降。


image.png 

3. 看转场效率:“多区域切换” 选跨运车,“固定区域” 选轮胎吊

跨运车以轮胎为行走装置,转场灵活度极高 —— 无需辅助设备,驾驶员直接驾驶即可从 A 堆区转至 B 堆区,500 米内转场时间不超过 5 分钟,且能在狭窄通道(宽度 6 米)内掉头,适配多堆区切换的作业模式。比如某综合物流园有 3 个分散堆区,跨运车日均转场 12 次,仍能保持高效作业。

轮胎吊虽也能转场,但因车身较重(通常比跨运车重 20%-30%),转场速度较慢,500 米内转场需 10-15 分钟,且对地面平整度要求更高(坡度需≤2°),频繁转场会大幅降低效率。更适合长期固定在一个区域作业,无需频繁移动的场景。


image.png 

4. 看成本投入:“综合成本均衡” 选跨运车,“高频作业性价比” 选轮胎吊

跨运车初期采购成本稍高(比同吨位轮胎吊高 15%-20%),但维护成本低 —— 结构相对简单,主要维护部件为轮胎和液压系统,年均维护成本约 2 万元;且作业时无需额外配套设备(如拖车接力),长期综合成本更均衡。适合作业量中等、追求成本稳定性的用户。

轮胎吊初期采购成本稍低,但维护成本较高 —— 旋转吊臂、高精度对位系统等部件维护复杂,年均维护成本约 3.5 万元;且需配套拖车转运集装箱(从卸车点到堆区),额外增加拖车成本。但在高频作业场景(日均堆存超 50 箱)下,轮胎吊的高效堆存能快速摊薄成本,性价比更高。


image.png 

总结来看,选型核心是 “匹配自身核心需求”:若需要跨区域连贯作业、灵活调整堆位,选跨运车;若追求高层密集堆存、单区域高效作业,选轮胎吊。比如中小型物流园选跨运车,能兼顾转运与堆存灵活性;港口主堆区选轮胎吊,可最大化场地利用率。明确自身作业场景与核心需求,就能精准选出 “不浪费、高效率” 的搬运设备。

暂无
  • 账号登录
社交账号登录